Monthly Archives: February 2015

婆孫的故事

婆孫的故事
湯邱佩華傳道 2015.02

                 在我家中,三代同堂是一個祝福,老、中、青的互動既溫馨又有意思。我年紀老邁的母親長居香港,但多名兒孫都遠在加拿大,所以她穿梭加港兩地。孫兒都深愛婆婆,她既仁慈又疼愛他們,經常笑容滿面,帶著絲絲童真,活潑喜樂地與孩子打成一片,難怪她被眾孫兒誇獎為最受歡迎的長者,對這些孩子的影響,遠比她想像以外更為深遠。

                 有一次,母親在我家渡宿,睡前她把整排的假牙脫下,放在杯子裡。剛巧年幼的孩子走進來,看到婆婆垂下的面頰,張著沒有牙齒的嘴巴在說話。繼而他們的視線落在她身旁杯子裡的假牙,孩子被驚嚇得目瞪口呆。婆婆看著他們的神情,禁不住大笑起來,親切的拉著他們的雙手,勸告孩子要多注意牙齒的清潔,特別是吃過糖果後,更要勤加漱口。當晚這兩個小子便極用心地大力擦牙。直至現在,他們也懂得小心保養自己的牙齒,這真要謝謝婆婆,她能機智地利用日常生活的小節轉化為教導的機會,心裡對母親又是敬佩又是感恩。

                 另有一次母親與我們逛商場,硬要送玩具給孫兒作禮物。小兒子看著那堆毛毛動物樂透了,執起了一隻大狗便跑去擁著慷慨仁慈的婆婆,連聲多謝。晚上當我把孩子安頓在床,兒子瞇瞇笑地說:「婆婆這“小八妹”真好啊。」我給嚇了一跳,責問小兒竟膽敢稱呼婆婆為“小八妹”。他卻可憐巴巴地解釋,經常聽到親戚朋友們看著可愛的小女孩都會溺稱「你這“小八妹”真趣緻。」以兒子有限的中文,他便誤以為這稱呼是“可愛”的代名詞。我耐心地解釋後,他又似明非明地說,「這位可愛的婆婆很孝順我啊。」原來我們常教導孩子要對長輩孝順,他又誤以為這是等同恩慈的意思。我又再次解釋“孝順”只是後輩對至親長輩的用詞。他便高興地說「這樣小表弟便要孝順我了。」聽著他的回應,令我啼笑皆非。總結就是:可愛的婆婆十分疼愛他。

                 但在這些生活花絮片段中,婆婆對孫兒最大的影響與啟示,便是她在主內那平安與喜樂,兒孫們都知道婆婆最愛唱的聖詩便是《數算主恩》。母親雖然患有老人痴呆症,可是卻能一字不漏地輕唱著副歌:「主的恩典樣樣都要數,主的恩典都要記清楚,主的恩典樣樣都要數,必能叫你驚訝立時樂歡呼」。看著她如孩童般開心鼓掌,一字一句地唱著,孫兒便問婆婆,主給她甚麼恩典。她眼睛閃著喜悅的亮光,笑瞇瞇地說「就是你們啊,兒孫對我又孝順又愛護,這便是我最大的感恩」。所以孩子從婆婆身上學習到喜樂知足,凡事感謝,數算主恩。在這物質社會,眾人都只顧著拚命賺錢,縱然擁有財富,還是悶悶不樂,毫不知足。婆婆喜樂的人生觀確實對孩子起了潛移默化的作用。

                雖然母親年事已高,不能有太多的事奉,但卻精於針織毛衣。她用其所長,織了很多條的蝴蝶型頸巾,奉獻作教會的籌款義賣。而且她還與一群長者每月在教會聖餐之日,小心翼翼地把葡萄汁放進聖杯中。當孫兒聽到婆婆如何用自己有限的能力與恩賜作事奉,回報神恩,這些小片段,慢慢在孫兒的心裡埋下屬靈的種子。我們可有珍惜家中的長者?我們可有以他們豐富的人生經驗,甚或在主內的見證去牧養家中的孩子?原來三代同堂,齊頌主恩是一個極大的祝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