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翅膀一雙腿

一對翅膀一雙腿

湯邱佩華傳道
2018.02

前幾天探訪一位年輕母親與她一歲多的女兒,午膳時,這位姊妹把孩子放在嬰兒椅上,戴上圍巾後,便耐心一口一口地餵她吃麥片,過了一會兒,幼兒從母親手中把匙子搶過來,嘗試自己餵食。每次當她成功地把麥片送進咀裡,便會展示僅有的兩顆門齒,自豪地傻笑起來,看著孩子天真的笑臉,我們不禁發出會心微笑,便任由她繼續發掘這自我餵食的新玩意,這也好讓我們輕鬆地閒話家常。可是不消幾分鐘,我們竟看到麥片到處橫飛,原來這小子嚐過成功的滋味和得到讚賞後,便開始放肆起來,胡亂用小匙不停地攪動碗中的食物,以致地上滿是麥片。

可是她還未意識到自己闖了禍,依然對著我們裂咀大笑,當看到我們驚訝的表情和一臉不滿時,她才把笑容收歛起來,這位母親便更正她那不當的行為和解釋運用小匙的正確方法,孩子以那似明非懂的眼神凝望著我們傻笑,然後還是堅持自我餵食,我們便讓她繼續練習這新發掘的技能,轉回到我們的閒談。可是不消幾分鐘,麥片又再從我們眼前擦過,孩子帶著佻皮的笑容望著地上的碎片,母親又是一番訓話。如是者,相同的情節重複了幾次,終於這位媽媽嚴辭厲色的教訓了她一頓,孩子楚楚可憐地凝望著我們,咀角慢慢往下移動,眼泛淚光,十分委屈的模樣,這時媽媽便再次耐心地鼓勵她正確餵食的方法,當她遵從指示時,我們便鼓掌稱讚,小子樂透了,不斷重複練習這正確的方法,對著我們重現那天真的笑臉。

這個幼童的表現,令我聯想到很多青少年也有類同的特徵,當孩子逐漸邁進青年期,思想的模式也從實質型變得抽象化,他們懷著好奇與熱誠的態度,探索發掘環繞身邊四週的事物與世界。著名的精神科學者Daniel Siegel提出四種青少年發育期所持有的特質(ESSENCE) **

ES—Emotional Spark激情

SE—Social Engagement交誼

N—Novelty創新

CE—Creative Exploration探索

在這成長期間,年青人充滿精力與創意,喜歡嘗試新事物,願意從另一個新的角度分析問題和尋求解決的方法,對生命滿有熱忱與幹勁,除了與家人親友的緊密接觸外,他們開始積極地對外發展人際網絡,依賴同輩的支援。其實這些特質都是為著年青人逐漸踏入獨立成年期所作出的預備,好讓他們能培育一個健全幸福的人生。

可是凡事皆有正反兩面,一方面這些特質能為年青人帶來有利的成長條件,但另一方面亦會引致一些負面的問題,例如他們不斷創新的精神或經常超越常規的嘗試,有時會帶來不必要的麻煩,他們會不察覺或低估了所處環境的危機。在這階段,年青人經常不斷追問“我是誰”。如果在這關鍵時刻,沒有成熟的長輩從旁引導或支持,年輕人便會缺乏方向,對自我型象迷糊不清,繼而引致各類的情緒病,令他們陷入低谷中而不能自拔。如果他們過份依賴同儕的意見而罔顧人生經驗豐富的長輩所提出的忠告,便會容易碰釘子,甚或鑄成大錯,因此如何平衡這些特質(Essence)正反兩面的影響,便成為年青人能否健康及順利地邁進成年期一個主要的因素。

我看到這位年輕母親,大膽地放手讓幼兒去尋索、發掘、嘗試及學習適齡的自立行為,並引導及鼓勵她正確地運用新領會的技能,去強化自己富有創意的潛質,和建立健康的自信,而當她跨越不恰當的界限時,又耐心地好言相勸,阻止有破壞性的行為,引導她回歸正軌。當她朝著正途發揮潛能,尋索人生時,便作鼓勵和褒獎,這實在需要父母極大的智慧、愛心與容忍,才能在這敏感卻又充滿生機的階段,扶立年青人成長,好讓他們走在正途和主的真道上,如經上所記「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言22:6) 。讓我們給孩子一對翅膀,好叫他們自由高飛去善用創意及潛能,但也給他們一雙腿,以致他們能腳踏實地,穩步前行,遇上危難困惑時,父母的臂彎便如平地般給他們合宜的支持和安全感。懇求天父賜給我們的孩子一對翅膀一雙腿,好叫他們走在這崎嶇人生路上,滿有主恩。

** 註:摘自Daniel J. Siegel, Brainstorm: The Power and Purpose of the Teenage Brain (New York: Jeremy P. Tarcher/Penguin, 2013).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