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敵為友

化敵為友

湯邱佩華傳道

2016.04

        在一次親子講座後,一堆家長提出發問:「我十四歲的兒子整天待在電腦前打遊戲機,跟他吵過多次,還是依然故我」。另一位母親又繼續說:「最糟糕是學校今天發出通告,孩子每天平均要用一小時在網上尋找功課資料,明天又警告要限制孩子用電腦的時間,弄得家長無所適從」回應聲此起彼落,「這數碼通訊世界奪走了我的女兒,她每時每刻都盯著手機,姆指快而準地發短訊,我已好幾天沒有機會與她傾談」,幾把聲音叫囂著「家長要站起來,齊心對抗這科技洪流,不然這大怪獸遲早會把我們的孩子吞吃了」。

       駕車回家時我再反思「現今科技網絡資訊和社交媒體,真如洪水猛獸般可怕嗎?」近今個人電腦和手電,已是生活必需品,變成家中的隱形成員,對年青人的影響尤其深遠,家長看著這科技洪流,確實感到手足無措,可是撫心自問,父母也被捲在大浪中,整天機不離手。有一次我們到外面吃飯,等待餸菜時,我自然地拿出手機查閱電郵,抬頭一看,丈夫和孩子都各執手機,有打短訊的,或觀看網上資料,亦有在玩遊戲的,我們出來吃晚餐,是要讓大家有親子溝通,網絡世界卻靜悄悄地潛進我家,自己還懵然不知,突然我也有一種如臨大敵的感覺,直到閱讀一本關於科技與親子的好書,提醒我們將這猛獸化敵為友,利用科技把家人拉近而不是分隔一方,讓社交媒體成為父母與孩子的一道橋而不是一幅牆!

        其實父母只是”科技世界的移民”,而孩子是土著。我們由原居地移民北美洲,遇到新的文化環境,新的事物和朋友,雖或操著流暢英語,可是還略帶中文口音,週末還是喜歡到茶樓吃點心餃子,身處異邦,我們仍難免把原居地的文化與背景帶進移居地,我們的孩子卻生於北美洲,”外黃內白”,英語流利沒有口音,喜歡吃漢堡包和薯條,是典型的”土著”。如果我們將這概念用來反思現今的科技發展,便會明白,對於父母來說,手機和電腦只是用來查看資料和作基本通訊,我們還是用過去的角度去看這網絡世界,可是孩子生下來已被這些科技產品所環繞,習以為常,自然地成為他們生命的一部份,手機和短訊不單讓他們與朋友聯繫,更是尋找”我是誰”的一個途徑。就像我們那一代已習慣扭開水喉便有自來水,按一下燈掣便滿室通明,很難想像要用水桶抽出井水或燃點爉燭取光,同樣地我們不能把孩子從現今科技的進展拉回來,與世隔絕,反而更應利用這”敵人”成為親子的渠道。當我們明白了孩子是”科技土著”,我們會較易給予空間,將接納程度擴大,從而建立親子橋樑,大家更可商討制定”家庭協議”,一起定立那些場合或時段,禁用科技媒體,齊心實行,互相鼓勵,達到目標時還可來一個”家庭慶祝典禮”。

        如何把科技化敵為友?在週末或暑假,一家人齊齊觀賞網上的電影或在電子遊戲機前比拼一番,我跟丈夫孩子們玩遊戲時,他們通常都大叫大笑,因為我拙手笨腳,他們看到便十分肉緊,在旁引導,可是最後分數還是強差人意,孩子便開玩笑說,他們用腳趾控制比我用姆指更能揮灑自如,大家都笑起來,為家中帶來一點溫馨與歡笑。我們也可分享在網絡上看到的資訊,兒子看到有趣的短片便會叫嚷「媽,過來這邊,給你看這個,把我笑死了。」看後,我也忍不住與他大笑起來,在一些親子講座中我還可用這幽默短片作引言,這可要多謝兒子分享的資源。另有一次女兒經過我身邊,看到我在觀看”安靜”這首聖詩的短片,便跟我分享另一首相關的歌曲,很自然地讓我們有一段靈裡的分享。每一次我獨自離家到外地,在機場候機室,都會發短訊給我丈夫和兩個孩子,表達愛意,叮囑他們要小心保重,發出後收到的回應都是窩心的「知道,你自己也要小心」「媽,我也愛你」「不要在機上再工作了,休息一下或放鬆看一套好電影」,我收起這些短訊,在孤單或洩氣時拿出來,給我鼓勵和支持,這些網絡功能,為我家慢慢建起愛的橋樑。有一次兒子要在風雪交加的晚上開五個小時的車程到渥太華參加次日一個重要的會議,當然為他十分擔心,只可發短訊為他禱告,他到達後發出回應”任務完成,安全到步,神聽禱告”,再加上一個笑臉,原來我們也可利用手機作禱告聯繫。讓我們與科技電訊、媒體網絡,化敵為友吧

Leave a Reply